感測技術的進步增加了許多產業中各種裝置的功能,包括消費品、可穿戴裝置、醫療、工業和汽車產業。 探索我們的資源來獲得專業技術知識,並了解最新的感測器趨勢和技術。
Featured
4D雷達:ADAS領域的新一代感知神器
2024年8月15日
高速NOA、環線NOA甚至城市NOA的不斷普及,顯示L2+大範圍落地的趨勢正在加速。實現NOA的三種主要傳感技術(攝影鏡頭、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三種解決方案各有優劣,能夠互補。
數位化、智慧化時代,可程式設計技術發揮重要作用
2023年12月15日
無論是可程式設計增益放大器(PGA),還是可程式設計IC,這些可程式設計技術憑藉著諸多優點正在當今數位化時代,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
Choosing the right image sensor for machine vision applications
By
David Hustler
-
2023年1月6日
The core component in any machine vision system, the image sensor has a major influence on product performance—but there's no universal right fit. There are many aspects to consider, and every manufacturer's product is different.
How engineers cut development time in half for an EV fire warning system
2022年12月5日
Through rapid prototyping, Amphenol developed sensor modules that reliably detect carbon dioxide and hydrogen from cell decomposition venting for early warning of lithium cell thermal runaway.
穩健性測試對碳化矽供應鏈來說不可或缺
2022年11月10日
在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的應用中,SiC半導體被視為新興技術。本文不僅介紹了SiC的優勢,還詳述了含有穩健性測試的端到端供應鏈,穩健的供應鏈使得SiC的品質更安全可靠。
近距離觀測碳化矽的品質
2022年6月27日
碳化矽製造建立在現有的生產方法之上,但需要全新的工藝。提高產量和降低成本,有賴於在生產過程的每個階段保證最高品質。
DMS:開車別犯睏,我盯著你呢!
2022年6月19日
在人類可以放心地將“方向盤”交給駕駛工具之前,“人機共駕”將是汽車市場的最優選擇。駕駛員監控系統是一種防止疲勞駕駛,智慧判斷、監控駕駛員駕駛行為的技術
BCG感測技術,讓你聽到自己的“心”聲
2022年5月23日
類似BCG設備這樣的無感知、輕管理的專業級醫療終端,也勢必將在未來的智慧感測、智慧生活、智慧醫療浪潮中佔據一席之地
無程式碼設計如何加速工業物聯網的發展
By
Philip Ling
-
2022年1月14日
為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開發大量新的和多樣化的設備可能會挑戰您的工程資源。 使用無程式碼設計開發方法可以減少挑戰的規模和復雜性。
自帶病毒檢測的口罩,你不來一個麼?
2021年7月15日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工程師們聯合開發了一種新型口罩,將感測器嵌入織物中,在短短90分鐘內就可診斷出佩戴者是否患有COVID-19,準確性堪比標準的PCR檢測。
什麼是感測器融合?讓我們從“盲人摸象”講起!
2021年7月15日
只有將所有特徵資訊都綜合起來,才能夠形成更為完整而準確的洞察。這種將多個感測器整合在一起來使用的方法,就是所謂的“感測器融合”
萬億工業物聯網市場,需要什麼樣的感測器?
2020年1月1日
The trillion-dollar IIoT is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a new surge of development for industrial sensor products. Keeping abreast of this exciting trend in the IIoT sector will help ensure that our new designs are both relevant and innovative.
智能音箱,市場會“冷掉”嗎?
2019年1月20日
今年年初,有消息稱騰訊自研智能音箱專案“聽聽音箱”已經暫停。也有人統計,2015年起趁風口涉足智慧音箱的中國50家企業中已經有半數倒閉或者轉型……這些消息不免讓人身上有些許
感測器產業的 MEMS 革命
2018年7月19日
時間往前大約 15 至 20 年的不久之前,用於氣壓、動作和磁場等無所不在的物理參數的感測器仍有著大體積、高成本、高耗電等問題,就電氣設計來說也與標準電路不相容。
這個3D人臉識別的“備胎”,能轉正嗎?
2017年8月21日
3D人臉識別市場正在快速增長——根據Trend Force的預測, 3D感測市場規模將呈現幾何式增長,2020年可達到108.9億美元,而到2023年將達到180億美元;3D人臉識別在智慧手機市場的滲透率也將從201
如何打造一塊讓你“有感覺”的觸控式螢幕
2017年8月9日
觸覺回饋技術正在逐漸成為觸控式螢幕的好“伴侶”,讓觸控式螢幕也變得更“有感覺”。而且人們逐漸發現,儘管視覺和聽覺依然是人類獲取外接資訊的主要來源,但如果運用得當,來
我們能為垃圾分類做些什麼?
2017年8月1日
依託科技解決垃圾分類的“痛點”,智慧垃圾桶無疑會是一個焦點。因為在投放、收集、運輸、處理這個完整的垃圾處理流程中,垃圾桶是一個關鍵的“樞紐—一邊連接著前端大量的用戶